當前位置:工程項目OA系統(tǒng) > 泛普各地 > 湖南OA系統(tǒng) > 長沙OA系統(tǒng) > 長沙OA快博
圍獵鐵道商機:2.6萬億巨額債務成民資議價籌碼
[導讀]新組建的中國鐵路總公司讓人充滿遐想,資本無眠,反應最迅速的無疑是股票市場。而巴菲特在3月初對鐵路股票的推崇,更加堅定了逐利者的信心。獵殺剛剛開始,而獵物還未現全貌。
逐漸步入市場化的鐵路行業(yè)下,或許隱藏著前所未有的投資機會
這是一件鮮為人知的事,如今身陷囹圄的劉志軍,早在幾年前就曾預演過鐵道部的拆分。劉志軍曾親手設計了一個局,但最終未能如愿。
一位已退休的省部級官員曾在一個非公開場合,講述了一個他親身經歷的故事,而騰訊財經可能是當時在場的唯一一家媒體。2005年至2010年前后,由于高鐵項目的推進,鐵道部的負債逐年遞增,時任鐵道部部長的劉志軍,已經意識到了巨額債務存在的隱患。彼時全國上下對高鐵項目大唱贊歌,劉志軍希望在享受尊榮的同時,也把這燙手的山芋也送出去。
劉志軍計劃,將高鐵項目從鐵道部中獨立出來,成立國有高鐵公司,鐵道部的大部分債務由高鐵公司承接。
但在最關鍵的一步,劉志軍碰到了釘子。在構思好資產包后,劉志軍去找時任國資委主任的李榮融,希望借助全國上下對高鐵充滿憧憬的契機,讓國資委接手高鐵公司。
實際上,鐵道部拆分出國有公司,并由國資委接手,曾有先例。2003年起隸屬于國資委的中國中鐵,其前身就是鐵道部的工程總局和設計總局。
然而李榮融的拒絕,讓劉志軍的滿盤算計成為泡影。如今鐵道部拆分,以另一種面目出現。同樣的政企分開,同樣的企業(yè)承擔債務,不同的是分出來的企業(yè)隸屬于交通部,而鐵道部被撤銷。
新組建的中國鐵路總公司讓人充滿遐想,資本無眠,反應最迅速的無疑是股票市場。3月11日,在鐵道部拆分方案公布的第二天,部分路橋設備制造業(yè)上市公司,在大盤下跌的情況下,股價幾近漲停。
而巴菲特在3月初對鐵路股票的推崇,更加堅定了逐利者的信心。獵殺剛剛開始,而獵物還未現全貌。
得之不易的市場化
3月10日,大部制改革方案從兩會上流出,其中最引人矚目的無疑是鐵道部的拆分。依照方案,未來鐵道部不再保留,并一分為三:鐵路發(fā)展規(guī)劃和政策的行政職責劃入交通運輸部;其他行政職能由新組建的國家鐵路局承擔,國家鐵路局同樣隸屬交通運輸部;而原鐵道部的企業(yè)職能,由新組建的中國鐵路總公司承擔,負責鐵路運輸統(tǒng)一調度指揮,經營鐵路客貨運輸業(yè)務,承擔專運、特運任務,負責鐵路建設,承擔鐵路安全生產主體責任。
至此,比共和國還年長的鐵道部走下歷史舞臺。鐵道部的前身是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鐵道部,簡稱軍委鐵道部,始建于1949年1月。1954年9月,隨著國務院的成立,鐵道部正式更名,至今共產生過14任鐵道部長。從歷史沿革來看,鐵道部脫胎于軍隊系統(tǒng),第一任鐵道部長滕代遠就曾任華北軍區(qū)副司令,而鐵道部也或多或少帶有軍工企業(yè)的基因。長期以來,政企難分一直纏繞在鐵道部身上經久不衰的話題。
此前幾乎每年都會有媒體曝出鐵道部將拆分的消息,但鐵道部一直穩(wěn)若泰山,直到劉志軍涉嫌受賄一事東窗事發(fā),社會各界要求鐵道部拆分的呼聲愈顯高漲,雖然官方未曾親證,但在公眾眼中,劉志軍一事以及“溫州動車事件”的爆發(fā),恰是此次鐵道部被拆分的導火索。
在鐵道部被拆分之后,最大的懸念在于鐵道部的巨額債務由誰來承擔。公開信息顯示,2007年末,鐵道部的總資產為1.55萬億元,全部債務0.44萬億元。到了2011年末,總資產至3.98萬億元,負債高達1.94萬億元,負債率高達60.6%,其中長期債務1.83萬億元,債務的增長速度遠超總資產的增長速度。如此龐大的債務,并非可以普通實體能夠輕易消化。
對債務問題的的猜想,眾說紛紜。3月13日,央行副行長劉士余在新聞發(fā)布會上揭開了謎底:全部債務均由中國鐵路總公司承擔。隨之而來的問題是,這家新組建的公司如何償還這筆債務。
2007年到2011年的數據顯示,鐵道部凈資產收益率逐年遞減,2010年、2011年近乎為0,2008年,曾一度萎縮至-1.3%。如果延續(xù)此前的狀態(tài),恐怕靠自身經營償債無望。但長城證券認為,政企分開后,市場化可能會帶來新的變化。貨運的提價、客運的供給控制,鐵路行業(yè)可能由此進入長期景氣上升階段。
也許是基于類似的邏輯,3月11日,相關聯的上市公司股價上漲顯著,當日在滬深300指數下跌0.56%的情況下,整個鐵路基建板塊漲0.54%,其中新筑股份股價上漲9.45%,幾近漲停。
同時,鐵路基建板塊呈現資金開始涌入的跡象,山雨欲來,一場針對鐵道部分拆的資本圍獵蓄勢待發(fā)。
來自巴菲特的指引
就在“捕獵”前夕,來自巴菲特的消息吸引了全球價值投資者的目光,對盯上鐵路交通的投資者來說,巴菲特這一次的“布道“意義重大。
3月初,一年一度的“巴菲特致股東的信“公之于眾。一直以來,巴菲特每年寫的“信”都被一部分人當做“投資圣經”,人們反復閱讀,試圖從中尋找巴菲特的投資軌跡,領悟他的投資邏輯,并最終復制他的成功。
在2013和2012年年的信中,巴菲特都用了相當長的篇幅,敘述了他投資伯靈頓北方圣特菲鐵路公司(BNSF)的邏輯。巴菲特在信中提,BNSF占全美所有城際間貨物運輸量的15%(按噸英里來計算),是美國經濟循環(huán)系統(tǒng)中最重要的大動脈。
與此相對,中國的鐵路長期以來限制民營資本進入,所以國有鐵路在全國城際貨運量中的占比要遠超15%。當一個在市場中占據壟斷地位的龐然大物,突然迎來市場化的環(huán)境,其影響力不言而喻。
巴菲特認為,BNSF的關鍵特征是盈利能力能保障其信用。而對于中國鐵路來說,其信用等級幾乎可以與國家信用劃等號。央行副行長劉士余已經表態(tài),鐵路債券的信用等級不。言外之意,仍會和現在一樣享受與國家信用同等的信用評級。
眾所周知,巴菲特視格雷厄姆為導師,由于上世紀30年代,美國大部分上市公司為鐵路行業(yè)公司,所以格雷厄姆所著的《證券分析》和《上市公司財務報表解讀》中,使用了大量鐵路上市公司的案例。
值得一提的是,格雷厄姆書中使用的案例中,BNSF的前身ATSF(艾奇遜?托皮卡?圣特菲鐵路公司,1994年與BNSF合并)曾反復出現。巴菲特長期反復研讀這兩本著作,想必對鐵路行業(yè)和BNSF的理解也頗有造詣,但巴菲特一直到2010年才決定購入BNSF,除價格因素、企業(yè)自身特點外,其投資時機也值得揣摩。
2010年,恰逢美國經歷次貸危機后,正式進入經濟復蘇期,這其實和格雷厄姆著述中的記載類似。書中記述,上世紀初期,美國鐵路行業(yè)整體出現明顯投資價值,是在一戰(zhàn)以后到“大蕭條”前夜,鐵路年均運營收益是“大蕭條”時期的數倍。
實際上,經濟復蘇期,資本對基礎設施的投入和經濟發(fā)展對鐵路運輸的依賴,是這一時期鐵路行業(yè)投資價值向好的關鍵?!懊绹F路系統(tǒng)的狀態(tài)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好,這是行業(yè)巨額投資的結果?!憋@然巴菲特也很看重投資時機的把握,他認為,管理者們必須思考如今國家在更遠未來的發(fā)展需要什么。交通項目可能需要許多年才能開花結果,但國家的快速發(fā)展實在不能承受運輸供應曲線的遲滯。
如今,經歷了全球金融危機沖擊后,中國經濟也面臨復蘇,從美國歷史來看,這是鐵路運輸發(fā)展的好機會。包括金融機構在內的投資者,已經按捺不住要去分一杯羹。
機構投資者出手
正如格雷厄姆所說,即便是“大蕭條”時期,也能選出好債券。3月11日,在滬深300指數下跌的情況下,鐵路基建的板塊卻出現上漲,如新筑股份、國恒鐵路、天馬股份等相關個股均有不小的漲幅。
大量的資金流入過程中,不排除有機構投資者的參與,公開信息顯示,2012年四季度,嘉實、鵬華、南方、中郵等基金公司對鐵路交通、機械制造均有所增倉。顯然,在鐵路市場化之前,資本的進入有著另外的理由。
2012年5月,鐵道部出臺《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投資鐵路的實施意見》(以下簡稱《意見》),提出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依法合規(guī)進入鐵路領域。開閘的信號,釋放了大量的想象空間,其中,日本的例子或許可以參考。
1987年,日本鐵路私有化改革啟動,給日本發(fā)來了巨大變化。1985年,日本鐵路的虧損總額為83億美元,而到了1992年,已變成盈利69億美元,1993年首家鐵路企業(yè)上市。同時由于民間資本的引入,提高了企業(yè)效率、拓展了投資規(guī)模、對財政提供了有力支持
雖然,中國鐵路總公司背負了巨額債務,但是這反倒增加民營資本的議價籌碼。按照巴菲特的預想,從目前的經濟環(huán)境看,私人部門的資金將大量投入基礎設施項目。
如果鐵路的民營化加上市場化,或許能夠改變現在的局面。長城證券預計,2013年基建仍將保持快速增長,應能突破鐵路工作會議提出的6500億固投規(guī)劃。2013至2015年,鐵路貨運價格將累計提升30-50%。
投資將拉動鐵道建設相關產業(yè)盈利增長,而提價可改變鐵路虧損現狀,這兩個因素加在一起,或是投資者青睞相關個股的原因。
但畢竟中國鐵路總公司和新的交通運輸部尚為就未來政策表態(tài),但具體經營方案未出,資本所圍獵的目標還未完全顯現全貌,該貪婪還是該恐慌,只有自己拿主意。
- 1精裝房質量控制 將有“法”可依
- 2OA辦公軟件決策內容包括以下幾個原則:
- 3OA投標方應針對本項目制定詳細的實施方案和步驟
- 4男子信用卡額度僅1分錢 稱5年未用欠費547元
- 5每個企業(yè)都能輕松挑選合適的協(xié)同軟件,更正確的快速反應
- 6國務院確定9項任務:取消一批行政事業(yè)性收費
- 7習近平抵達南非 將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
- 8科技創(chuàng)新助推持續(xù)發(fā)展 上海建工集團工程研究總院掛牌成立
- 9希拉里就釣魚島問題警告中國 日外相承諾不挑釁
- 10魅族開始放下小米“心結”?黃章抨擊內容消失
- 11國五條遭遇輿論反彈 三部門緊急磋商保護剛需
- 12李克強:今年起實現縣級以上政府接待經費公開
- 13冰箱產品國內品牌全球話語權有待提高
- 14春運火車票開始吃緊 眾多農民工選擇不回家(圖)
- 15企業(yè)管理信息化“智慧的OA軟件”用數據說話
- 16今起可網購除夕火車票 搶票瀏覽器仍可正常使用
- 17坦總統(tǒng)稱對習近平將訪坦時幾乎不敢相信自己耳朵
- 18陶瓷行業(yè)高庫存與弱需求繼續(xù)博弈
- 19環(huán)保標準推出 水泥業(yè)格局有望朝健康方向發(fā)展
- 20分析木門企業(yè)如何挖掘市場需求
- 21習近平啟程訪俄,第一夫人彭麗媛陪同
- 22精確管理面對企業(yè)管理層,重在提升企業(yè)績效管理能力
- 23緬軍向邊境發(fā)起猛攻 克欽軍司令部距中國僅10米
- 24最難就業(yè)年:揭十大"痛苦"專業(yè)
- 25北京轉變保障房供地計劃主體
- 26合并資產負債表
- 27媒體核實公布重慶不雅視頻涉事女子照片(圖)
- 282013年家居行業(yè)重整布局戰(zhàn)略:順勢而為還是逆市擴張
- 29是塌橋事故報道還是“領導活動報道”?
- 30雅安市蘆山縣地震后 成都建設系統(tǒng)積極檢查成都建筑施工工地安全
成都公司:成都市成華區(qū)建設南路160號1層9號
重慶公司:重慶市江北區(qū)紅旗河溝華創(chuàng)商務大廈18樓